![]() |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金茶方释义 | 国茶联盟 | 神农保护计划 | 会员专区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星巴克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, 常常在等人或不知道该去哪里的时候, 我会去这里。 这个空间总是很吵,音乐放得很大声, 为了彼此能听见说了什么, 大家的声音也跟着提高不少分贝, 可这丝毫不觉得会影响仅半米相隔的隔壁桌同仁。 就在这吵吵闹闹的地方, 还会有人愿意在这里学习和工作(比如今天的我……), 也有人独自一人坐在角落, 戴上耳机,望着窗外,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…… 这也许就是“第三空间”的魅力吧。 有人会问,为啥不去当红的新式茶饮店? 也许是年龄原因、也许是氛围问题、 也许是空间的感觉, 可就算是90后、00后的年轻人也少有见到 在新式茶饮店学习、看书 或白领在那里工作的场景, 我想还是跟品牌风格或定位有关系。 / 每年这个时候, 我最喜欢的星巴克太妃榛果拿铁上市了, 这也意味着圣诞节要来了, 这一年已近尾声。 喜欢喝它无非图个“甜”, 甜的本义是像糖和蜜的味道,与苦相对; 引申义则有美好、幸福、快乐等。 《说文》:“甜,美也。从甘,从舌。舌,知甘者。” 现在的新式茶饮, 也加入了更多“甜蜜”元素, 让喝的人更快乐些! 而原叶茶本身就自带甜, 这是因为在茶汤中感受到甜味的物质有三类: 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(可溶性糖); 带甜味的氨基酸;儿茶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。 而这三类中占据主要的是第一类, 即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, 是茶叶回甜的主要原因。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 就是茶多糖(TPS), 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降血糖, 而无论茶叶中的单糖还是多糖, 都会随着茶叶成熟老化程度而增加, 也就是说越粗老的叶梗或茶树树龄越老的茶中 含有的糖类物质越多。 在中国及日本民间就有常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案例。 而在六大茶类中, 黑茶类是以粗老茶叶为主原料制作的一种, 这也意味着黑茶类的糖类物质含量较多。 / 我是一个六堡控, 个人认为除普洱外, 六堡茶属于黑茶中较具有品饮价值的一种茶。 而今天分享的这款2013年传统双蒸工艺六堡茶, 很适合刚接触六堡茶的朋友品饮。 乍一看干茶,其貌不扬,叶梗特别多, 这也意味着我上文中说的, 这类茶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。 闻一闻干茶,有一丝清凉感。 / 今天冲泡六堡选择整套柴烧茶具, 这种纯植物落釉的茶具能够提升茶叶的品饮体验, 减少苦涩,提升香气和甜度以及茶汤的丝滑感。 100度水温冲泡,因茶叶较为粗老, 最好醒茶1-2遍。 这个时候闻叶底, 仍然有一股清凉感。
/ 进入正式冲泡, 黑茶的冲泡没有其他茶类那么讲究, 可以“粗放”一些。 采用快速且用较粗水线低冲注水, 第一泡8秒出汤。 茶汤橙红明亮,迫不及待闻一下盖香, 这时的感觉好像一盘刚刚蒸出来的糖糕端到我面前, 热腾腾、甜滋滋的; 这种甜不像新式茶饮那种后期添加的甜, 而是与生俱来骨子里就带有的感觉。 喝一口茶汤,一股淡淡的麦卢卡蜂蜜的滋味, 热嗅叶底, 有六堡茶特有的品种香。 接下来的几泡10秒左右出汤, 由于茶叶内含物质在不断释放, 茶汤颜色也开始逐渐变为较深的橙红色。 也许是工艺或树种原因, 六堡茶的滋味变化不会像生普、乌龙茶那么强烈, 它更趋于一个稳定表现, 保持着那种米糕般的糖香, 没有较大的起伏。 我总说六堡茶是一款全季茶, 夏季喝时清凉解暑, 冬季喝时给予温暖,滋味醇和, 属于那种没有什么“攻击感”, 很容易被接受的对象, 也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种茶。 / 易被接受, 亦可被“粗放”的对待而不会回馈你难喝的茶汤。 比如在寒冷的冬日, 外出前可准备1.5-2克六堡茶润茶之后 闷泡在350ML保温杯中, 约30分钟-1小时左右即有一壶枣香浓郁的茶汤给你温暖。 办公室或家里有人来访, 没有过多时间慢慢泡茶, 可准备一把蒸茶壶,放10克六堡茶, 注入600-1000ML水进行蒸茶, 3分钟左右即蒸出一壶甜滋滋的六堡茶, 可大杯品饮却不影响口感。 这就是六堡茶的便捷之处, 它能满足你生活中不同场景的喝茶需求, 简单直接,按你喜欢的方式即可。 |
|
国茶茶事管理机构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广报中心南塔701
邮箱:guocha_gz@hotmail.com 公众号:金茶方 |
![]() |
![]() |
![]()
修改会员资料
修改密码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