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地理 |
品类 | 原产地 | 经纬度 | 气候及土壤 |
老六堡 | 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 | E111.22° N23.51° | 苍梧县的六堡乡位于北回归线北侧,年平均气温21.2℃,年降雨1500毫米,无霜期33天,海拔1000~1500米,坡度较大。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, 日照短,终年云雾缭绕。 |
普洱 | 云南省班章、勐库地区 | E101.03° N23.07° | 生于海拔1200~1400米亚热带、热带山地森林中。茶树性喜潮湿,需要多量而均匀的雨水。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8~25℃之间,须选无暴风的山地为宜。喜酸性土壤. |
寿眉 | 福建省福鼎市 | E120.2° N27.34° |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,年均日照1840小时,年均气温18.5℃,年均降水1661.6毫米。西南、西北部山区山峦起伏,雨量较多;气候温和,土壤湿润. |
白毫银针 | 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 | E118.7° N26.65° |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海拔1141.3米,太姥山主峰覆鼎峰海拔917.3米,年均降雨量达2112.3毫米。避风向阳,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。呈本性山地黄红壤为好。 |
西湖龙井 | 杭州市西湖狮峰山 | E 120.19° N30.26° | 狮峰茶区受南部钱塘江暖湿气流影响,上空常年凝聚着一片云雾,茶区内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(年平均温度16°C,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)。茶树经常受漫射光、紫外线照射,便于茶叶中芳香物质、氨基酸等成份的合成和积累。由石英岩、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风化而成的白砂土,即有利于排水,又富含硅、钾、磷等元素,而钙、镍、锰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。 |
太平猴魁 | 黄山北麓太平县猴坑 | E118.14° N30.18° | 常年平均气温15℃,春秋气温凉爽温和,年平均无霜期210—220天,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—1400毫米之间。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,土质多黑沙壤土,土层深厚,富含有机质。 |
祁门红 | 安徽省祁门县历口乡 | E 117.7° N29.86° | 平均海拔高度为600米左右,茶园80%左右分布在海拔100—350米的峡谷地带,森林面积占80%以上,早晚温差大,常有云雾缭绕,且日照时间较短,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,酿成"祁红"特殊的芳香厚味。 |
金骏眉 | 福建省武夷山星村镇桐木关 | E 118.13° N27.41° |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,冬暖夏凉。海拔高度1100米。其中以最高峰海拔2157.8米的黄岗山为最高峰。气候温和,冬暖夏凉,年平均温度在18-18.5度之间;雨量充沛。 |
铁观音 |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| E118.18° N25.07° |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,年平均降水量1700-1900毫米,年平均气温在15-18度,无霜期为260-324天,相对湿度在78%以上,山区大部分为酸性红壤,气候温和,日照短,昼夜温差较大,云雾弥漫,雨量充沛,土壤理化性能好,腐殖质含量较高,土层深厚,多为山地棕壤,质地为砂质壤土,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,矿质营养丰富。 |
大红袍 | 福建省武夷山天心岩 | E117.01° N25.12° | 属于中亚热带地区,气候温和,冬暖夏凉,平均海拔600米,年平均温度在18~18.5度之间;雨量充沛,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。山峰岩壑之间,有幽涧流泉,山间常年云雾弥漫,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%。 |
肉桂 | 福建省武夷山牛栏坑 | E117.71° N27.37° | 属中亚热带地区,气候温和,冬暖夏凉,土质肥沃、日照较短,有红色砂岩风化的土壤,土质疏松,腐殖含量高,酸度适宜,雨量充沛,山间云雾弥漫,岩泉终年滴流不绝。 |
水仙 | 福建省武夷山慧苑岩 | E118.07° N27.19° |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温暖湿润,雨量充沛。海拔高度:243米。多悬崖绝壁,年平均温度在18-18.5度之间;雨量充沛。 |